如何避免戶外實木發霉變黑?
能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擁有戶外景觀空間是十分難得的機會,多數人會選用天然實木打造木棧道平台或桌椅等家具,可是你知道嗎?樹木雖長在戶外,但放置在室外的木材卻有發霉、變黑的可能!究竟戶外裝修能不能使用實木呢?
近期一個位處北台灣山邊的民宅陽台,案場使用了美檜實木(北美黃檜或阿拉斯加扁柏),以拼板的方式製作成桌面,塗料選用WOCA戶外環保護木油做6面塗裝,但卻在短短2個月就變黑,並有裂開的情形,讓眾人猜不透問題究竟出在哪裡。
(照片說明:戶外美檜發霉)
戶外木材發霉變黑時,可以從木材乾燥度、木材特性、加工方式及塗裝這幾點檢視成因。下面我們逐一說明:
1. 木材乾燥度:一般來說砍下來的生材不能立刻使用,實木需要經過乾燥程序,即便是剖好置放多年的木材,在製作加工前都必須再經濕度測試。以台灣氣候來說,通常將木料乾燥到含水率8-12度,待回潮到16度內才可使用。「乾燥」是一個急不得也省略不了的步驟,未經乾燥的木料會有變形和撕裂的問題;若貪圖急速乾燥,木材則會直接裂開。
2. 木材特性:木材是活的!它的生命沒有因為失了根而靜止,反而會隨著環境氣候自我調節變化,木材收縮呼吸作用在戶外會格外地明顯。
3. 加工方式:理解木材的收縮特性後,較少人會在戶外使用拼裝的板料,因為拼板膠合的黏著劑會拉住木料,讓木材無法盡情伸縮,最後只能從較脆弱的地方裂開。
(照片說明:戶外通常以離縫方式將小木料組成大面積板料)
4. 塗裝:不論室內或戶外,若將潮濕的木料做塗裝,水氣便無法順利散發,就容易產生發霉變黑的情形。本案木料可能未經妥善的乾燥處理,或因雨水從裂縫處滲入,進一步造成木料受潮發霉。
看似簡單的設計與材料應用,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未知的專業知識。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,處理不慎除了讓原本美觀的設計變了樣,更可惜了費時多年生成的木料。
自遠古時期以來人類就深諳實木應用,小至器皿、大至建築,那些在室外的木建築是如何矗立千年而不爛?對於戶外木料我們又該如何避免上述的問題呢?其實從最初期的選材、前置作業及設計規劃就要開始著手,下面列出參考方向:
1. 選材:挑選適用於戶外的木種,例如:緬甸柚木或非洲櫸木等。
2. 前置作業:凡事按部就班,乾燥過程絕對不可少!沒有現成風乾材料時,請務必多花些時間與耐心,切記!急促所換來的可能是不夠乾燥的材料及其它未知的風險,好材料絕對值得等待!
3. 將木材特性納入設計考量:在設計規劃階段就必須思考欲使用的原木種類與適性,從實木規格、組成組裝方式、塗裝種類到表現效果等。與用人的概念相同,尤其實木是一種活的建材,不同木種或者生長在不同區域的相同樹木,材料性格都會有所差異。所謂「適材適所」,就是在場合選擇對的木種,並用合宜的方法加工製作,此案六面塗裝是很聰明的選擇!
一般人大多沒有測濕儀,也沒有機會或時間認識木材,應用實木前甚至無法預期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。而有效的解決之道就是尋求可信任的專業協助,透過廠商店家的經驗值來過濾掉大部分的問題,以降低失敗的風險。木材價格不單是眼前看到的那塊板料,選材背後是專業知識及無數經驗的積累,唯有縝密的思考才能愉悅享受實木的美好。
「品砌」以四十多年的實木應用為基礎,台北內湖展間提供上等選材與精製木品訂作服務,歡迎來電洽詢。
品砌 /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191號1樓
│營業時間│
週一至週五 8:00 – 17:00
週六、週日公休
│來電諮詢│
(02)2793-9213
│相關連結│
│線上選購│
留言列表